以人活戏,以戏动人
——青春版黄梅戏《梁祝》观感
·管亚伟·
当我接到迎驾集团工会邀请,去湖北观看青春版黄梅戏《梁祝》时,心中滋味百般。一是,我正在研究传统西路庐剧《梁祝》折子戏《十送》;二是,我在看由金芝老师得得意门生,国家一级编剧童立奎老师送给我的两本金老师所著的书;三是,我父亲曾代表《梁祝》传说发源地之一的六安参加过全国《梁祝》研讨会议,带回了许多资料和信息,使我产生了就《梁祝》展开源起六安专项考证的念头。这或多或少和《梁祝》扯上了一些联系。
单就戏剧来说,现在的大环境不景气,想要复排传统古装戏,是件难事。而以原版剧本为模板,邀请原版导演执导更为不易。于我看来,整场戏又平添了自己的艺术特色,实乃可贵。湖北和安徽一样是个戏曲大省,黄梅戏作为一条纽带让两省的戏曲界更加亲密。
言归正传,此戏从演员的服装和整体舞美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服装合在一起就是一只完整的蝴蝶,山伯的帽子造型为书卷半展,两个书童的帽子造型则是书卷紧锁,区别于以往戏曲中千篇一律的书生、书童装扮。舞台设计辅以光影效果,是现代技术和传统审美的绝佳组合。戏中出彩之处颇多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英台血题墓名,解决了一个传统戏中此情节技术处理上的难题。
提炼主题物象,是所有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的根本所在。“蝴蝶”这一《梁祝》戏的代言标识在此戏中始终贯穿,被运用到了极致。从服饰到舞台布景,乃至主人公演员以身为模,翩翩立于转台升至半空,直到圆满收结。
再是淡化了名段“十八里相送”。重复经典是许多复排戏的惯用方法,这样能赚得一些忠实观众的怀旧和好感。白石老人用“似”与“不似”告诫弟子如何习画,麒麟童大师在谈及新腔和老调时,也希望在继承的基础上多造“新”。据六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马贤炯老师说,金芝老师生前也是主张打造 “新”《梁祝》的。此戏在继承的基础上,谋篇布局大胆创新,以实际的现场演出效果证明了一切。
谈戏曲,必须说到唱腔和念白。梁、祝的扮演者曹祝来、程丞嗓音清脆,吐字规整,在传统黄梅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人物的揣摩和理解,做到了腔有踪,音有源。有人曾说,“七分话白三分唱”。在念白上,除两位主角外,两位书童四九的扮演者冯志刚和仁心的扮演者石静等均做到了“出声而达心,达心而美意。”
还有一点是不可不提的,那就是此戏的“青春”。这儿我且不说演员的年纪轻,主要是给人以时尚感。通过整旧与创新,寻求古老艺术与新时代、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沟通、结合,在此戏中得以反映。特别是“描药方”等细节处,将戏中人物的心灵品格与观众的意识欣赏拉近,有助于培养一大批新青年观众。
一些在理论上烦之又烦的争辩,拿到实践中便可以看得清楚许多。此戏的舞台实践,依我看是相当成功的。
以上是本人对湖北青春版黄梅戏《梁祝》的零星观感,拉杂写来,不能成篇。
作者:管亚伟(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,皖西戏剧评论家,著有《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》、《庐剧散论》、《皖西庐剧传统剧目集成》,曾有戏评多次发表于国家、省级纸媒。)
|